2013-07-08 Vol.29

扫一扫 立即关注
网络新闻联播官方微信

我们的档案正在变成一堆废纸?

个人档案是收存个人履历、自传、鉴定(考评)、政治历史、奖励、处分、任免、工资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可以说是一个人的个人信息储存库。在我国,有档案的人远远多于没档案的!在很多档案存放托管机构,60%的个人档案是死档!个人档案难道正在变成一堆废纸? [参与讨论]

撰稿:陈海宁
责任编辑:刘静
求证

个人档案没什么用处了?

“反正现在找工作都不要档案,它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我以后不考公务员的话,档案就没什么用处了”“档案都是跟着人走的,到底有什么用处我也说不清楚”……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个人档案的认知很有限。他们不能清楚、准确地说出其个人档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建立的,档案里包含哪些内容,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档案的作用到底有哪些。

考证
我国无档案人数远多于有档案者

除国家机关、国企和事业单位之外,个人档案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时,似乎没有起到丝毫作用。很多用人企业并不需要员工的档案,因此,“人档分离”的现象普遍存在。

多数流动人员不知道档案去向

“我不知道自己的档案在哪?会不会在学校?毕业都10多年了,学校早把它弄丢了吧?”从前在私营企业任职、如今自己创业的毛女士提起自己的档案时,一脸茫然。这10多年,档案没有用武之地,早就被她忘了。但听到记者提及此事,她似乎又觉得档案还有些用处,于是反问记者:“我该到哪里去找?”

在记者调查的10名受访者中,有2人能准确说出自己档案的去向,但其中1人把档案放在家里自己保管;有4人明确表示“不知道”;另外4人的答案中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应该在……”、“好像是在……”

个人档案并非“一对一”

个人档案并不像身份证一样,是一人对应一证。记者调查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没有个人档案的。61岁的环卫工陶玉山就是一个没有档案的人,他觉得记者的问题很可笑:“我都活了61年了,你是第一个问我有没有档案的人,我也是在你这儿第一次听说档案的事儿。”

曾有网友提出过这样的疑问:“有没有人没有档案?”得到的回复是:“没有档案的人,比有档案的人多得多。”记者从教育部门和人才中心方面了解到,个人档案的建立,是从高中阶段开始的。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份信息仅限于一张登记表,进入高中后,个人档案将记载学生信息、个人成绩、高考材料等,并随着个人未来的发展逐步完善。这也就解释了很多人没有档案的原因。

个人档案价值几何?

现如今,很多人已经不能准确描述个人档案的功用。在他们眼里,档案似乎根本没有用处。

多数流动人员从未使用过档案

“我大学毕业已经8年了,现在档案在哪里我都不知道。”作为一名全职主妇,齐女士几乎忘了档案的存在,“我在怀孕前,也在几家私企上过班,但是没有一家企业需要档案。档案对我好像没什么用了,我也不知道将来它会对我会有什么意义。”孙先生则认为,在他的全部社会活动中,身份证才是必不可缺的,档案只有在仕途发展方面才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记者调查采访了创业者姜先生、私企员工尹女士等10余位受访者。在他们或长或短的社会实践和其他社会活动中,个人档案没有发挥一丁点儿作用,他们中也没有一个人使用过档案。

用工企业不需要档案

在用工企业那里,档案的作用也同样被弱化。在一个招聘会的现场,长春市一家科技发展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在他们公司任职是不需要个人档案的,因为公司规模不大,没办法对员工的个人档案实行统一管理。另外一家通讯公司驻吉林分公司的招聘人员也表示,他们不需要调员工的档案,员工入职后,公司会为他们建一份在本公司工作情况的档案。

在走访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在事业单位任职的人,如代课教师、协警等,在没有获得编制前,工作单位也不需要他们的个人档案。

人才中心托管的60%是弃档

据介绍,在长春市的人事档案托管机构,死档、弃档的数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以长春市人才中心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我们这里现在托管的档案总量大约有10万份,而死档、弃档就占到60%。”档案管理部姚部长介绍,她所说的死档和弃档,是指近几年(约四年或五年前)仍没有办理过手续的流动人员的档案。

60%是死档、弃档,是不是意味着个人档案真的一点用处也没有?记者了解到,尽管个人档案在地方管理中还存在很多不一致的地方,但在现阶段,长春市市民在办理退休手续还是要看档案的。“我的身份证比实际年龄小一岁,但是我档案中记载的是实际年龄,我退休时也是按照我档案里的年龄办理的”,长春市民张大娘说,今年,长春市上调7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金额,但是如果按照身份证上的年龄,她将无法享受这项待遇,为此她找到了长春市社保局进行了协调办理。

对于档案的作用,长春市人才中心档案管理部的姚部长表示,它将根据个人办事的需求体现它的价值;如果一个人没有档案,其个人的一些权益将无从得到保障。

结语

“现在很多大学生不重视档案,我们呼吁大学毕业生要重视自己的档案,因为档案将根据个人办事需求体现它的不同功用。”长春人才中心档案管理部姚部长介绍,就大学生群体而言,落户、评定职称、考研等方面,仍然要用到档案。姚部长还提醒大学毕业生,按规定,档案是不允许由个人保管的,放在自己手里存在一定的隐患。

专题评价: 留言支持留言反驳
分享到
参与调查115230人参与
辟谣联盟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