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7 Vol.97

扫一扫 立即关注
网络新闻联播官方微信

无籽水果是避孕药种的,是真的吗?

盛夏果实品种繁多,无籽水果层出不穷、尤其受到欢迎。从外表看来,这些水果个头大,果皮薄而光鲜,口感厚实。最关键的是,它们省去了吐籽的麻烦。但民间传言,“无籽水果全是用避孕药种出来的”。“无籽即有害,食用请谨慎”,引起了消费者的担忧。那么,这是真的吗?

记者:马旭
责编:陈晨
求证

多种无籽水果和避孕药有关?

9月初的一天,新疆博乐市的葡萄种植户郭女士千里迢迢给在乌鲁木齐上班的女儿带来一箱葡萄,“这可是没有经过农药、化学激素处理过的,虽然个儿比较小,但可以放心吃,市场上新出的葡萄都经过了化学处理”。

她说,农民为了增收,必须在葡萄上打一个叫“膨大剂”的化学激素。果实虽然大了,但皮薄了,不利于保存。激素吃多了,肯定对人有害。其实,很多人和郭女士的想法一样。

在居民小区的水果蔬菜摊上,很多摊贩推销产品时会补充了一句:“这个西红柿和黄瓜是本地产的,没有打过避孕药和化学激素。”

央视网记者在网上输入“无籽水果”,针对是否使用避孕药的激烈讨论超过数万条。北京农业信息网上至今挂着一条新闻:“山东农民刘长富利用大棚种植无籽西红柿,年收入万元以上……”那么,无籽水果真的是避孕药种出来的吗?

考证
无籽水果是通过杂交种出来的

“首先来说说无籽西瓜”,中科院副研究员王新披露,教科书上介绍的种植方法是利用激素诱导无籽西瓜,程序太复杂,只是一种实验,没有实际应用。市场上的无籽西瓜普遍使用杂交手段,使得种子不能正常发育,同时给与一定刺激,让果实自身可以产生足够其发育的植物激素。

普通西瓜都是二倍体植株,也就是细胞内含有两组染色体,可以正常结籽。技术人员用秋水仙素(植物碱)处理西瓜,使得其染色体加倍成四倍体,这样的四倍体西瓜也能结籽。但是,当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后产生三倍体西瓜,它的胚囊在产生卵细胞时染色体会发生混乱,因此不能正常受精成为正常的种子。这时候,再以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粉,花粉中含有的合成生长素的酶系被花粉管带入西瓜果实中,使三倍体西瓜果实内能够合成生长素,结果三倍体西瓜的果实就成为无籽果实。

“避孕药”无科学依据

“这种方法已经推广了几十年,这跟化学激素、转基因没有关系,完全依靠天然形成,更不可能用避孕药。通过杂交手段长出的西瓜,不仅无害而且有益,植物生长没有繁殖的消耗,品质会更好。” 王新说。

据王新介绍,市场上出现的无籽水果还有香蕉。香蕉是单倍体植物,先天性无籽,无性繁殖为主,只能靠人工培养种苗来繁衍。目前在对西红柿和甜瓜也进行过杂交手段的实验,但没有推广。

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大棚里种植的西红柿和黄瓜也是无籽发育的。具体操作方法是直接在没有成熟的果实上涂抹激素,用激素去催长,产出又红又大的果实。

“用激素涂抹水果达到无籽增大的方法,虽然尚未检测出对人有害的结果,但这种方法不可取,至少不可能对人有益。”王新说。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冯炯鑫认为,有人利用化学激素“膨大剂”去催生西瓜,但这种方法不可取,农科院不做这方面的研究。专家也曾针对哈密瓜也曾做过无籽水果的实验,但没有实际意义,因为瓜籽不长在果瓤里,有籽或无籽都没有意义。

针对无籽葡萄的种植方法,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潘启明介绍情况时说,无籽葡萄的形成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性无籽,在新疆吐鲁番大范围种植,另一种是人工激素处理,让种子停止发育,应用范围在中国南方,不是很广,在日本已经应用50多年。

人工激素处理的办法,激素是植物激素,只对植物起作用,对动物和人不起作用。避孕药则对动物起作用,不对植物起作用。

农民通过人工激素处理的办法,在开花前打对葡萄打激素,让种子停止生长,形成无核果。此外,农民普遍在葡萄开花后,喷激素“膨大剂”会让果实变大,果皮变厚,成熟期变晚,产量提高。

如果在国家使用标准的范围之内,“膨大剂”对果实有益,对人无害,如果浓度太大,会让果实坠落,对农民自身也有害而无一益。

结语

“避孕药种水果”一说未有证实。但近年来,随着羊肉卷、牛奶、馒头等食品相继出现问题,人们对食品安全变得极度敏感。老百姓对食品的担忧情有可原。打造食品安全,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农民在生产水果的时候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检测部门应及时检测化学激素残留;市场提高水果准入标准,食品安全便不再是梦。

专题评价: 留言支持留言反驳
分享到
辟谣联盟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