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她叫李佳兴,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届毕业生。从初入大学至今,她已经有五年的志愿服务经历,最远曾赴非洲做过国际义工。大学毕业后,她去西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
  • /
    2008年9月,李佳兴从家乡陕西汉中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学不久,她加入了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从此开启了她的公益之路。而她这一坚持,就是五年。大学期间,她每个寒暑假都会走访全国各地,深入社会基层,进行公益实践。2011年,她还远赴非洲,从事国际义工。
  • /
    大四毕业前夕,李佳兴毅然决定参加团中央“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2012年7月,带着父母和老师的嘱托,她赴西藏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
  • /
    李佳兴支教的学校是堆龙德庆县中学。英语专业毕业的她,一到学校报到,就被教务处安排到初三年级组担任两个毕业班的英语老师。
  • /
    作为从内地到西藏刚刚毕业的支教老师,李佳兴喜欢尝试不同的教学手段。她常常会使用学校仅有的两个多媒体教室给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平时不喜欢英语的学生也总能聚精会神地参与到多媒体课堂教学中。
  • /
    在承担毕业班教学任务之外,李佳兴还负责初一年级学生的英语兴趣课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正是她所擅长的。
  • /
    2012年冬季,李佳兴联合南京市爱心传递志愿服务协会共同发起了“冬季捐衣”活动,面向社会为贫困家庭的学生募集过冬衣物。之后李佳兴所在的支教团也通过网络向社会发起了号召,一共募捐了180余箱物资,合计金额近10万元。
  • /
    在“冬季捐衣”活动中,李佳兴收获了很多感动。曾有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奶奶给她寄去了一封信。她特意在物资发放仪式上把老奶奶的信件读给所有的孩子。
  • /
    工作之余,本来就少有休息时间的李佳兴,依然报名参加了团区委组织的“绿叶帮扶”关爱农民工子女系列活动。她与六年级学生白玛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很少有父母陪伴的白玛总是喜欢和她讲学校的生活。
  • /
    李佳兴经常带领学生前往羊达乡敬老院做义工。老人们看到孩子们很高兴,也握住李佳兴的手和她说了很多话。虽然她听不懂老人们的藏语,但是学生们在一边翻译,她还是能够和老人进行交流。
  • /
    刚到西藏的时候,李佳兴还是会有高原反应。头疼,失眠,抱着氧气罐吸氧都是家常便饭。平时稍微走路快一点,都会上气不接下气。一段时间之后,她的身体已经能够适应高原低氧的环境。在校运会上,李佳兴代表年级组参加教职工比赛,拿到了女子百米赛跑的第一名。
  • /
    2012年9月10日,李佳兴度过了人生中第一个教师节。学生特意制作了“教师节贺卡”,用藏文,汉文,英文三种文字书写了对这名年轻支教老师的祝福。这也是李佳兴最珍视的礼物。
  • /
    在教学之余,李佳兴也会常常与支教团成员还有学校老师一起下乡家访。家访让支教老师们更加了解当地学生家庭的情况。遇到生活上有困难的家庭,支教老师们也会一起想办法为他们解决。
  • /
    图片拍摄于2012年10月15日,李佳兴特地在辅导完白玛的学习后,与圣洁的布达拉宫留下一张合影。因为,这是她在西藏度过的第一个生日,她22岁了。
  • /
    一年支教结束,李佳兴的学生们中考结束,顺利毕业。在离校前夕,她的学生为她献上洁白吉祥的哈达。一年的师生情谊,在一条条的哈达中凝结成永恒。她的学生给她留言说,“老师,对不起,以前常惹你生气。但真的爱你,你是我一辈子难忘的老师。”在她的心里,这是对她一年工作最好的总结。能让学生真正得到成长,她就安心了。
  • /
    到2013年6月24日,李佳兴的支教任务已经顺利完成,与此同时,和她同届毕业的同学们在南京、上海等城市为各自的事业而忙碌奋斗着,有不少已经有了自己的积蓄,准备买房买车,扎根在大城市生活。在春节假期的聚会上,不少同学都对她说,佳兴做了他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 /
    今年9月,她将继续研究生的深造。她相信,到西部服务的这一年,让她更加清楚自己想要的未来,她会在公益事业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南航女孩:我在西藏当老师

照片由李佳兴提供
责任编辑/张雯
责编邮箱/zhangwen1@staff.cntv.cn

【媒体转载须经央视网及作者授权】2013/06/27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