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是北京市的一所流动人口子女小学,这里资金缺乏,校舍简陋。因为学校里的教师不多,所以每位老师都兼顾好几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据校长介绍说,这里的学生都是住在附近城乡结合部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很多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孩子们进入这种学校读书不需要公立学校那样的“高门槛”。
  • /
    孩子们趴在教室铁门上,透过玻璃窗张望着每周来一次的的志愿者哥哥姐姐们。
  • /
    志愿者团队是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八位大一新生,他们会定期来看望孩子们,带着孩子们上体育课,做游戏。
  • /
    他姓李,每个月的薪水只有1500元。他既是孩子们的语文老师,又是孩子们的数学老师。
  • /
    他叫徐树国,是学校的校长。他一直为学校的生存四处奔走。因为学校没有经费为老师们定做制服,他就自掏腰包5000元改善老师们的着装。学生的校服也是他托朋友免费做的。
  • /
    在北京,这类型的学校,每名学生每学期只有100元补助。这所学校的地是租的,老师是“廉价”的,对孩子们的收费也是象征性的……学校所有的运行成本都很低,尽管如此,孩子们却能在这里接受最基本的初等教育。
  • /
    农民工子弟,这样一个把身份、地位剥露无遗的词汇,让志愿者对身处繁华都市且又过着贫乏生活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予以更多关爱。物质上的匮乏并不能成为孩子们背负沉重童年的理由。图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志愿者在操场上教孩子们做脊柱操,并鼓励他们挺起腰杆,每天都要用笑脸迎接新一天的阳光。
  • /
    她姓杜,来自北京城市学院。她与同事来到这里免费教英语课程,她对学生非常热情,教书非常有方法,学生们都踊跃发言。
  • /
    别人说,“恨不解恨,爱能解恨”。图中的女孩和同学玩耍时意外撞伤了自己的额头。她的一位老师陪伴着她,另一位老师为她的伤口擦酒精消毒,很疼,所以老师轻轻抚摸着她的头。
  • /
    没有挂碍,所以开心,虽然一瞬,却是真心。
  • /
    下课的瞬间,第一个冲出教室的孩子,这胜利的手势意味着欢乐。
  • /
    放学后,她却还没有离开教室,她说她喜欢来学校上课,喜欢和老师同学们在一起的感觉。她趴在书桌上安静的睡着了,或许正在编织着她未来的梦想。
  • /
    放学后,一位正在花台上写作业的小女孩。校长告诉我,如果有200万建设学校,学生就可以离开平房在楼房里学习,可以接纳更多的孩子读书,学生可以拥有像样的操场和音乐教室,而不是将乐器等设备全堆放在仅有的办公室里。而他们,却是中国的未来。
  • /
    他们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孩子,他们是外来务工者子弟,他们没有机会享受与城市里孩子那样优质的教育,但他们也是中国的未来,请给他们更多的机会!

请给孩子更多机会

作者/范立
责任编辑/张雯 杨小淼

【媒体转载须经央视网及作者授权】2013/05/14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