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日三餐,从早点开始。不同地域的人对早点的偏好是不同的,但是某些食物却能得到各地人们的喜爱,比如说,包子。
  • /
    大南门是安庆最大的回民生活区。这里距离长江咫尺,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安庆南关清真寺就坐落于此。在上世纪70年代初,大南门的这家牛肉包子店还只是几个人经营的小作坊,没有主营品种。到了80年代末,童荣祥夫妇——也就是如今的店主,双双下岗,只得与父母一起维持这个小作坊。
  • /
    包子店里的十几名店员大都是四五十岁的下岗无业人员,他们中有的人已经跟随了童荣祥夫妇数十年,任劳任怨。包子店就是一个大家庭,大伙儿一起用心将牛肉包子这门生意做好。
  • /
    每天凌晨三四点,太阳还没升起,他们的工作就已经开始:烧柴、和面、调馅、包包子……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年365天,他们只能在过年停业时休息三四天,其他时间都很忙碌,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炎热酷夏。
  • /
    制作油煎牛肉包,需要选用合适的面粉,通过自然发酵后和面。馅料的调制则需要大师傅亲手来做。
  • /
    馅料的比例很讲究,肉馅和豆腐需要一比一混合,然后才能包进面皮中。火候的把握也很重要,需要按一定倾斜角度及时转锅,使包子受热均匀。
  • /
    好的包子离不开细节的选择。回民喜食牛肉,包子肉馅用的是不注水放血牛肉,而且采用的是牛身上最嫩的部位。这无形中提高了成本,但也使得口味更加独特。
  • /
    看似很简单的选肉细节,其实融合了很多智慧,而将这个细节数十年如一日精益求精地做好,是执着,更是信念。
  • /
    2003年非典时期,包子店每天的营业额只有一百块钱左右,但是每个人都照常工作,惨淡经营,一起挺过了那些最难熬的日子。
  • /
    平常心对待周遭,一切都会变得美好。当一家店走上了一定的轨道,便已不再是归某个人所有,而是关系着在此工作的每个人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
  • /
    收银台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食客们都静静地等待着,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插队,仿佛都默认了某种秩序。看着那一锅锅热腾腾的包子经过师傅们的手出锅打包,同样是一种享受。
  • /
    找个座位坐下,再搭配芝麻油饼、绿豆丸汤,加以镇江陈醋,闻一闻香气,尝一尝味道,一顿早点就这样开始了。时光荏苒,人生百变,个中的酸甜苦辣咸,与包子那浓郁的味道也有着几分相似。
  • /
    很多食客都是从城市的另一端开车或打的专程赶过来吃包子,甚至一次性购买几百个包子带到外地。这些食客中,有些是曾在大南门住过的居民,有些是远在异乡的游子,有些则是为了寻找儿时的回忆……人之初,一切是那么美好,睹物思人思乡,或许是比包子本身更美的味道。
  • /

比牛肉包更美的味道

摄影/安庆塔影 文/蒋云云
责任编辑/杨小淼
责编邮箱/yangxiaomiao#staff.cntv.cn

【媒体转载须经央视网及作者授权】2013/11/04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