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在任何一座城市的街道上,环卫工人的身影不难寻觅。从晨光未现到夜生活散场,环卫工以一种不知疲倦的静态感存在于城市的视野中。甚少会有人留意他们从哪里来,收工后又去往哪里。
  • /
    广东省惠州市桥西公园路一带大都是老房子,密密麻麻地挨在一起,有的房子终年难见阳光。经过一段5米长、1米宽的小巷,环卫工汪运民的家就在这里。
  • /
    汪运民今年44岁,河南人,妻子曾宪英既是他的老乡,也是同事。2001年,汪运民正式成为一名环卫工人。与妻子结婚后,他租下了这个老房子,至今没有挪过窝。
  • /
    汪运民的家有四个房间,但只有这一间能住人。其余几间的门窗破烂不堪,也没有通电,只能堆放杂物。每个月,他们需要付给房东100元租金。
  • /
    早晨8点前,屋内的采光全靠这个1平方米左右的天井。
  • /
    环卫工每天工作8个小时。曾宪英上早班,早晨5:30和下午1:30起各工作4个小时;汪运民上中班,跟妻子的时间刚好错开。下午上班前,妻子为汪运民做好了午饭:一盘素炒四季豆,另一道菜是用5元钱买的五花肉炒老家带来的豆皮。
  • /
    汪运民的女儿汪莹莹。这张饭桌也是她的书桌,趁着中午,汪莹莹读起了最感吃力的英语。
  • /
    汪莹莹10岁,已经到了爱美的年纪。小姑娘右手上带了一个亮亮的细镯子,得意地向人炫耀:“我嫂嫂送的,在2元店买的。”
  • /
    她脚上的这双帆布鞋是妈妈穿过的,被莹莹保护得很好,看起来仍然很新。
  • /
    汪莹莹最喜欢过生日,“那天会有鸡吃,但蛋糕太贵了,我让妈妈给我买6元的纸杯蛋糕,上面也有奶油。”汪莹莹会做饭,能洗衣服,经常给腰不好的妈妈揉肩捶背,汪运民对女儿深感欣慰。
  • /
    7年前汪运民花100元买的二手自行车。汪运民一直骑着它上下班,车的维护维修全靠自己。
  • /
    汪运民最贵的财物:750元购置的二手“帝舵”手表和2年前花900元买的山寨手机。“几年前,花750元跟别人买的二手表,应该是假的吧,当时就想着买个好点的表,不用经常坏经常修,咬咬牙就买了。”汪运民说,这是全家除了手机外最贵重的财物了,他特别珍惜。
  • /
    汪运民“下血本”买的咖啡却没人爱喝,家人都觉得太苦了。
  • /
    汪运民从酒店门前拣来的毛巾,现在被全家当做浴巾使用。
  • /
    由于口味偏重,汪运民家做菜离不开生姜。屋内太湿,生姜也被用绳子绑起吊在木柱上防潮。
  • /
    汪莹莹还有一个哥哥,兄妹俩爬上狭窄的阁楼打闹。由于担心家里太潮湿对小孩身体不好,汪运民又在别处租了间月租300元的房子。妻子嫌从那里上班远,不肯过去,汪运民只好中午回这里休息,晚上下班后去照顾孩子。
  • /
    在这个惟一可用的房间里,没有电视机,仅有一张床和几张柜子,家具也是捡来的。“这些年工资都是几十几十地涨了三四次,扣了社保、医保,去年拿到手时才1300多元。”今年汪运民的工资涨了200多元,加上夏季三个月的高温补贴费,发到手也仅有1700元。汪运民不敢租好房子住,也没有余钱寄给双方家里。
  • /
    在另外三间屋子里,堆放着几大袋塑料瓶,大概有100多斤。汪运民仔细了解过行情,现在能卖2.1元一斤,等明年夏天喝饮料的人多了,厂家需求也大,每斤就能多卖2毛钱。
  • /
    去年,妻子生病动手术,汪运民跟亲戚借了9000多元,他估计得攒3年才能还得上。“走一步算一步吧,希望工资能涨高点,现在物价太贵了,我这个年纪又没有体力再去多打一份工。社保都交了这么多年了,现在不做就相当于放弃,太可惜了。”
  • /
    父亲的忧愁汪莹莹还不大懂,她大大的眼睛闪着希冀的光芒,又说:“我想以后长大当歌唱家。”
  • /
    环卫工人很多都是夫妻档,方便互相照应。结婚十几年后,在这间简陋的出租房里,汪运民和妻子还会像刚认识的恋人一样打闹。
  • /

环卫工汪运民的居家生活

摄影/周楠
责任编辑/于晓丹
责编邮箱/yuxiaodan@staff.cntv.cn

【媒体转载须经央视网及作者授权】2013/11/30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