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今,来自西部地区的千千万万民工,纷纷涌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他们中有打工的,有做小生意的,有跟随父母来读书的,等等。城里高不可及的房价、房租,是他们不能承受之重。迫于生计,许多民工选择租住在城市地下室、车库,或者租用城郊农村一些破旧、阴暗、潮湿的老房。
  • /
    “出租屋”多数是当地人因搬迁新居而留下的旧房子,外表破损,水、电、下水道三通不到位,环境脏乱差,内部空间狭小,一般都在10平米以下,而租住的外来民工一般都是一家人挤在一起,地上放的是锅碗勺盆和头、脚相连的简易床,空中挂的是一家人一年四季的衣服,根本没有摆放家具的地儿。
  • /
    李祥,贵州人,与妻子在东部沿海地区某城市打工,一家4口人租住在不到8平米的小屋里。
  • /
    邹占文37岁,申开文32岁,邹相章27岁,邹兴伦25岁,都来自云南镇雄,在东部沿海地区某城市做临时工。4人租住在一间15平米左右的民房,月租金150元,水电费每月200元左右,4人平摊费用。
  • /
    成恒兵夫妇来自云南,育有3个儿女,大女儿5岁,小儿子4个月大。一家人租住在12平米左右的房子里,年租金1800元。丈夫在东部沿海地区某城市一家小工厂做冲床,往年活多,每月能挣3000多元,今年活少,一月赚2800元左右,但还不够一家人的花销。二女儿有先天性心脏病,已花去数万元,若再手术还需几万元,他们没钱医治了。
  • /
    一批民工租用东部沿海地区某农村的会堂,用作集体临时住房,尽管起居不便,但能省下几百元房租。
  • /
    两位民工蜗居在一间小屋里,其中一位民工躺在地上的床上养病。
  • /
    逼仄的居住空间和拮据的经济收入,让每一个人明白“拼搏”的分量。当大人们为了生计疲于奔命的时候,孩子们显得格外懂事儿。
  • /
    虽是星期日,父母都去厂里上班,二个小孩子没有人照管,自己在出租房里玩耍、看电视。
  • /
    巩心驰,来自贵州,在东部沿海地区某城市读小学四年级,爸、妈、哥都到厂里打工去了,她一个人自觉地坐在床上做家庭作业。
  • /
    何真友,6岁,贵州人,跟随父母来到东部沿海地区某城市,在读幼儿园。星期天父母上班,他自己一个人在家玩。
  • /
    幽暗的房间里,一名小女孩在做家庭作业。
  • /
    卢琴琴与弟弟来自贵州,在做家庭作业。这间小房子只有10平米,月租125元。
  • /
    杨志珍来自贵州,丈夫到厂里打工,她在家里带三个孩子,并在出租房里兼做一些来料加工活。
  • /
    午餐时间,是一家人短暂的相聚时刻。贵州来的民工一家在出租屋里等待女主人的午饭。
  • /
    徐水池是江西人,带着女儿来到东部沿海地区某城市打工,租住在一间平房里。中午一个人吃饭,他也要喝瓶酒。
  • /
    来自江西的一家人挤在出租屋里吃饭。
  • /
    一位民工吃饭时突然发病,不省人事,一起用餐的民工叫来120上门急救。
  • /
    对于这些民工家庭来说,看电视是平时最大的消遣。来自江西的陈竹财,在东部沿海地区某城镇打工。他把主人废弃的水缸拿来当桌子摆放电视机。
  • /
    来自云南的孙之雨,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 /
    来自云南的杨世清,午休时与三个孩子一起在出租房里看电视。
  • /
    工作之余,一家三口在一起休息、看电视。
  • /
    一对民工夫妻休息时躺在床上看电视。
  • /
    相比电视,电脑更“奢侈”。周绍恒是云南人,跟随父母来到东部沿海地区某城镇,在读小学五年级。父母为了让他安心在家,不乱跑,花了2400元从旧货市场买来一台电脑,放假、周末时可以让他玩玩电脑游戏。
  • /
    纵然生活无奈、困窘,这些人并未失去希望,在简单的日子里仍能散发出乐观的气质。二个小孩在大人睡觉时自己玩耍。
  • /
    来自江西的王江山,在出租屋外搭建了简易卫生间,可以方便又可冲凉。
  • /
    来自云南的几个孩子,似乎在学校里还没玩够,在自家的出租屋里搭起“球桌”打乒乓球。
  • /
    一家出租房门上贴着“钓鱼岛是中国的”。民工,也爱国。
  • /
    一位小女孩在家里练拉力器。
  • /
    等待夜幕降临,褪去满身的疲惫,在外漂泊的人终于迎来最温馨的时刻。晚上,来自安徽的王志岗一家坐在床上聊天。
  • /
    辛从榜、黄远洪二人来自江西,为了省钱合租在一间老房里。一天下来也累了,晚上他们没什么活动,只是在一起聊聊天。
  • /
    临睡前,母女4人说着悄悄话。
  • /
    这些外来民工虽然对“出租屋”并没有多少情感,它只是一处容身之地,一个暂时的“窝儿”。然而这“暂时”也未能持续多久。这几年,民工租住的老房经常会碰上老村改造。旧房拆了,他们将不得不寻找下一个居住地。
  • /

寄身出租屋

图文/项新平 责任编辑/刘静
责编邮箱/liujing@staff.cntv.cn

【媒体转载须经央视网及作者授权】2013/12/16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