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麻求化,苗族,1998年出生,贵州铜仁松桃县盘石镇大坪村人,2013年10月12日跟随父母远赴湖南,以砍伐芦苇短暂谋生。初中辍学,不懂电脑,靠打工维持生计,与很多同龄人相比,麻求化15岁的人生是灰色的。
  • /
    漉湖芦苇场位于东洞庭湖腹地,有“亚洲第一苇场”之美誉。每年秋末冬初,漉湖芦苇场便会迎来从贵州、四川、湘西等地的砍苇人。初中辍学的麻求化清晰地记得,他跟随父母远赴湖南,成为这支砍苇大军一员的那天,是2013年10月12日。2013年11月9日早上7点03分,苇工们出工前合影,从左至右为别为麻仁贵、麻永清、麻树良、麻求化、麻玉贤、麻秀花、龙爱祖、龙五妹、麻仁贵老婆、唐兰姐。
  • /
    2013年11月17日早上7点12分,麻求化随父母亲一起去砍芦苇,衣着单薄的他把一只手藏在裤兜里。
  • /
    漉湖的芦苇又大又粗,麻求化平均每天能砍50捆,而一个精壮劳力平均每天的正常砍伐量是120捆。
  • /
    砍芦苇是个重体力活,每天10多个小时的劳作时间,面对的永远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芦苇荡。这位从未走出过大山的苗家男孩,在苇花飘荡、候鸟成群的芦苇荡里仅劳作了一天,首次见到洞庭湖区的新鲜感便荡然无存。“太累了,不想干。”这是麻求化见到摄影师的第一句话。
  • /
    话虽是这么说,每天早上6点,麻求化还是会准时起床,简单洗漱一下,匆忙扒上几口米饭后,便挑着装有午餐的高压锅和水壶,随父母进荡砍苇。
  • /
    这一去,便是一整天。全家人的午饭装在一口大大的高压锅里,午饭是最简单的白菜加米饭。高压锅沉甸甸的,提不动的麻求化不得不停下来歇歇脚。
  • /
    对于15岁的少年,砍苇最难忍受的莫过于枯燥和重复。整天陪伴的,永远是窸窸窣窣的芦苇叶的摩擦声和“噔噔噔”的砍苇声,偶尔会飞来一两只鸟儿在耳边叫唤,麻求化说,那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 /
    累了,麻求化会坐下来抽支烟。他抽烟的动作很娴熟,有时还会别出心裁地把芦苇杆削成烟嘴的模样,美滋滋地抽着“芦苇旱烟”。“我们那儿的小孩9岁就开始抽烟了”。看着摄影师诧异的眼神,麻求化很淡定地说。
  • /
    2013年11月8日下午,麻求化和母亲在苇荡里。麻求化的母亲叫龙金美,45岁,平时内向含蓄,这种性格也遗传给了麻求化。
  • /
    麻求化的父亲麻玉贤是位年过50的苗族汉子。外表坚毅的他,经常紧锁着眉头默默抽闷烟。麻玉贤有三个儿子,麻求化排行老三,让小儿子辍学打工并非他的本意。“因为求化学习成绩跟不上,不读书,太不听话。我跟老伴出来打工,不放心留他在家里,怕他学坏,不然怎么会让他初中便辍学。可是,不读书以后怎么办啊。”父亲十分担心求化的前程。
  • /
    其实,父亲嘴里“太不听话”的麻求化很懂事。每天收工后,他会为父母烧上一壶热水,泡茶解乏。偶尔提早回来,也会做好晚饭等父母收工回来吃。
  • /
    临时居住的工棚处,看不到一条凳子,他们站着或蹲着吃饭,一天三顿最常吃的是白菜。
  • /
    2013年11月8日晚上8点20分,麻玉贤在窝棚里记账,当天,全家三口共砍伐了253捆芦苇,收入316.25元。
  • /
    芦苇荡里没有娱乐,麻求化便自娱自乐。他做了一根渔叉,待天黑后打着手电筒到窝棚边的池塘里捕鱼,隔三岔五能捕到黑鱼、鲫鱼,运气最好的时候,一晚上竟然抓到了5条鱼。捕鱼时光也成了求化一天当中最开心的时候。
  • /
    问他会不会在雨天不能干活的时候到镇上去玩电游,麻求化的回答出人意料:“不会玩,我们那个寨子里没有电脑”。“那你以后打算干嘛?”摄影师问。“打工。” 麻求化淡淡地抛出两个字。“你打工赚了多少钱?”摄影师问。“3000元,”麻求化抬头认真地算了算,又想一想,补充道:“2个月时间。”
  • /
    在漉湖苇场干了两个多月后,一家人带着1.9万元辛苦钱回家过年。2014年2月3日,正月初三,麻求化一家围坐在堂屋取暖聊天,温馨的氛围让麻求化的脸上多了笑容。
  • /
    在火光的映衬下,麻求化左耳上的耳环格外显眼,这是他从湖南回老家4天后,花两块钱在镇子上买的。这多多少少反映了他内心的叛逆。
  • /
    只有在跟小伙伴搞怪玩乐的时候,这个内敛的少年才会毫无遮拦地表露出孩子应有的顽皮与率真。
  • /
    2014年2月4日上午,麻求化同父亲麻玉贤从围墙下走过,围墙里面是他曾经就读过的松桃苗族自治县芭茅中学。对于儿子辍学一事,麻玉贤一直心怀愧疚:“现在老家修个房子至少要花上8万块,仅靠家里的4分田土及小面积的柴山,全家人连起码的生活开销都难以维持,修房子更是天方夜谭。不出来打工挣钱修房子,儿子娶不上媳妇,当父亲的面子往哪儿搁……”
  • /
    麻求化在考场座次表上寻找同学的名字,这是他辍学离开学校5个月后第一次返回学校看看。不过,他并不想重返学校,当初辍学是因为功课跟不上,长得又高,他怕同学笑话。
  • /
    2014年2月4日,麻求化到堂伯父家做客,帮忙在厨房烧火,空气中弥散的雾气让他看不清前方,一如看不清自己的未来。
  • /
    拜年的时候,看到在浙江金华打工的同村小伙伴个个衣着光鲜,麻求化想出去打工的念头变得更加强烈。
  • /
    尽管从未独自出过远门,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简单的买票、转车对他来讲都是巨大的考验,麻求化还是决定外出打工。他唯一担心的是,自己年龄未满16岁对方不接收。
  • /
    告别在芦苇荡里度过的75个日夜,2014年春节过后,麻求化将前往安徽安庆,学习做模具。他的心愿很简单:出去学门手艺,打工赚钱,回家盖个楼房,娶个媳妇过日子。
  • /

芦苇荡里的75个日夜

摄影/李继平 责编/刘静
编辑邮箱/liujing@staff.cntv.cn

【媒体转载须经央视网及作者授权】2014/2/11
我来说两句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