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李今年37岁,来自齐齐哈尔的农村,初中文化,现在在哈尔滨卖豆浆为生。他的父母和媳妇也在哈尔滨,各自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小李的12岁儿子在上小学五年级。
  • /
    初来哈尔滨的头五年,小李一直在干些零七八碎的杂活,压根儿没有固定收入。2010年,小李手头上总算有了一些积蓄,他寻思来寻思去,最后选择了出摊卖豆浆。这项技术投入少,学起来也比较容易。
  • /
    每天凌晨三点,小李准时起床,花30分钟时间把赶早市必备的瓶瓶罐罐准备齐,然后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700米开外的十字街。到达出摊的地点后,小李还要再把这些瓶瓶罐罐搬下来。这些瓶瓶罐罐包括:四个装满水的塑料桶(每个约100斤)、四个泡沫塑料保温盒、一张活动桌、一把遮阳伞、一床红地毯、一个煤气罐、一台豆浆封口机、两个超大金属保温桶、两桶浸泡过的黄豆,以及其他电线皮管之类的东西,总共大概有1000斤。
  • /
    小李说自己就是卖苦力的命,这点活对他来讲就好像是在锻炼身体。当年在老家种地时,小李扛过100多斤一袋的土豆,能连续扛几百袋。
  • /
    东西卸完了不算完事,最关键的是要把门面撑起来。一个摊位每月要交300元管理费,但是小李的生意需要占两个摊位,所以要付双倍的价钱。
  • /
    将近5点的时候,上早班的客人开始陆陆续续前来光顾了。豆浆不贵,一块钱一杯。有些客户一买就是几十杯。
  • /
    小李对自己的评价是:没什么文化,除了能吃苦,身上似乎找不到所谓的优点,但也没啥坏毛病。由于整天忙得像陀螺,根本无暇辅导孩子学习或陪家人出去玩,觉得很对不起老婆和儿子。但是,他又不敢随随便便承诺什么,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所从事的这门职业,能养家糊口就不错了,脱离实际的远大目标,不是他这个岁数的人该考虑的。
  • /
    市场管理员每天会向摊贩收取50元保证金。如果摊贩不能在规定的时间(早晨7点半)撤离市场,保证金就会被罚没。如果连续三次违规,摊贩的经营权就有可能被取消了。
  • /
    小李的家位于某单位的家属楼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户型了,面积不足30平米,每月租金1000元。他的卧室其实更像是仓库,遍地堆满了出摊赶早市必备的各种工具。
  • /
    小李每天的早餐和晚餐都是由母亲来做,这给小李提供了很多便利。小李母亲目前供职于一家餐饮店,朝九晚六。小李的父亲已是花甲之年,但是还在干些砸墙之类的力气活。
  • /
    小李父亲有时也会做些“脆香酥”。玉米做的“脆香酥”2元一袋,高粱做的3元一袋。一年到头,父亲起早贪黑也只能挣个五六万。
  • /
    1800多个日日夜夜就象黄豆一样,在小李的豆浆机里一颗一颗磨没了。谈及如今的生活还缺点啥,小李半开玩笑地回答说,日子的确过得挺充实,感觉自己最缺的是觉,如果有人给钱放他三天假,除了蒙头大睡他啥也不会想了。
  • /

都市豆浆哥

摄影/吴胡荼
责编/杨小淼
邮箱/yangxiaomiao#staff.cntv.cn

【媒体转载须经央视网及作者授权】2014/05/15
我来说两句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