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新闻
经济
军事
体育
电视剧
更多
综艺
科教
农业
旅游
美食
健康
公益
书画
论坛
熊猫频道
直播中国
节目官网
直播
栏目
频道大全
欢迎您,
央视网友
退出
客服
应用
央视影音
央视新闻
熊猫频道
手机央视网
登录
×
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使用合作网站账号登录
我要投稿
首页
分享
收藏
/
地处大山深处的修水县余塅乡,距离县城近70公里,这个地处三省交界的山区县本属偏远。乡里的茶山村、小坪村更不用说,位于大山深处的这些村庄里,平均都有二三十名年近四五十而没有结婚的“光棍”,面临婚姻窘境,这些村庄久而久之也渐成远近闻名的“光棍村”。
/
因为车无法开进茶山村,雨后的山路十分湿滑,在山中步行几公里后,才见到了在深山中放羊的吴明华。“村里的女孩子,一定不会嫁到村里,外面的来的媳妇,受不了生活的苦,也呆不住。”娶妻生子对他而言,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
40岁的吴明华和父母住在山里的三间砖瓦房中,房是前几年借钱盖起来的,门口已经褪色的对联上,写着“年年致富年年富,步步登高步步高。”而他的生活并没有对联中写的那样年年致富,步步登高。因为父母年迈,自己一个人照看不过来,家里只养了8只黑山羊,年底卖到四五千元,这是一家三口主要的收入来源。
/
在比吴明华家更“深”的山里,是茶山村,村里人进出只能靠摩托车。已经53岁的“老光棍”吴贤华就住在那里。
/
家里的土房子已经快倒了,吴贤华就一个人住在那里,靠养蜜蜂每年获得的2000多元收入度日。因为是家中独子,吴贤华年轻的时候一直留在山里照顾父母,没想过出去打工的事情,前几年父母去世了,自己的年纪也大了,想出去却没了体力和拼劲。
/
村镇干部劝说吴贤华响应移民搬迁,离开大山,但吴贤华却因为没钱拒绝。徘徊间光阴染白了鬓发,更谈不上娶妻生子重启新生活,延续现在的生活状态,似乎成了吴贤华最保守却也最理想的生活模式。
/
据小坪村的村干部介绍,村里100多户人,有30个一直没有找媳妇的“光棍”,因为环境资源、文化素质方面的制约,村民靠山收入较低,导致村民娶媳妇难,因为没有配偶,又导致一些村民精神上萎靡不振,思想上缺乏积极主动的意识,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图为县城建好的移民新城,等待即将入住的大山村民。
/
48岁的吴复喜家也住在半山腰的土房里。傍晚,吴复喜一个人走在回家的山路上。
/
吴复喜泥瓦房中的家。因为穷,吴复喜一直没动过娶妻生子的念头。
/
几年前在亲戚的带领下,他也曾经去苏州打工,但终因为不愿意受管束,不适应城里的生活,跑了回来。现在的他每天就靠打零工度日。
/
面对乡里干部移民搬迁的劝说,吴复喜却坚持觉得待在山里挺好,娶不到媳妇也没办法,固执的态度常常使村干部无语。
/
没有女人的家里,吴复喜粗糙地打理自己的生活。偶尔,他也像其他光棍一样,经常走在路上漫无目的发呆。
/
54岁的吴献初,在村口开小店度日。年轻时也曾有人说媒,但因为家在山里没有女孩子愿意嫁给他。
/
小坪村村民吴秀平,60岁,种地养蜂,一年有四五千的收入。50岁时曾去上海打工,一直未结婚,害怕城里生活。相对闭塞的生活,让这里生活的很多村民都失去了生活的锐气。
/
现在把住在山里的村民搬出大山,成了政府的首要工作。据修水县相关部门介绍,目前该县已经启动了整体移民搬迁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镇村联动安置,把深山区的贫困群众从农民变成工人,从村民变成市民,目前,用于接收移民的良瑞佳园上万套住宅将在年底完工,相关的就业培训也已经启动。城市,或将成为他们新的家园,让村民的日子生出新的奔头和希望。
/
光棍村
责编/于晓丹 供图/CFP
投稿邮箱/1714523629@qq.com
【媒体转载须经央视网及作者授权】2014/07/22
扫一扫 立即关注
网络新闻联播的微信账号
微博热议
相关推荐
民声在线
北京市 海淀区
粉丝1773人
网络新闻联播
北京市 海淀区
粉丝142388人
央视网新闻
北京市 海淀区
粉丝8697人
参与论坛
享受着营养午餐的小孩
孩子们的书法梦
“中国梦 我的梦” 大型征集
“2013中国行动派”人物网络征集
我来说两句
共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登录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请您先登录,再发表评论。
|
我的博客
|
我的微博
|
复兴论坛
|
退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