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候鸟儿童,也就是城市外来打工者的子女。他们平时在老家上学,寒暑假期间从家乡“迁徙”到城市与打工的父母短暂相聚。假期生活结束,这些“小候鸟”又将告别父母回家读书。他们就像候鸟一样,定期往返于两地。在杭州外来务工者的聚居区,就有这么一群飞来飞去的小候鸟,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想对爸妈说的话吧。
  • /
    杨淑雅,12岁。老家位于河南商丘假庄村。由于父母都长期在杭州打工,杨淑雅的童年一直跟着家里老人过。老人身体不好,许多家务都得靠她自己来。每年暑假,杨淑雅都会独自坐车去杭州和父母团聚。到了寒假,杨淑雅的父母也会回老家,给小淑雅做上几顿爱吃的饭菜。但相聚的机会每年只有这么两次。杨淑雅希望自己长大能做一名医生,能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能治好奶奶的白内障,看好父亲的肩周炎。
  • /
    周莹,10岁,老家位于江苏省泗阳县吴集村。周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来杭州打工了,夫妻俩从事的都是环卫工作,早起晚归。他们租住在杭州上城区的一间简陋民房里。周莹一年很难见上自己父母一面。她说,如果这次暑假不来杭州,自己在2014年就见不着自己父母了。周莹的愿望是长大成为一名舞蹈家,她想摆脱自己这身土气的样子,变成舞台上万人瞩目的焦点。
  • /
    冯浩龙,9岁,老家位于安徽省涡阳县冯西自然村。冯浩龙的父亲很多年都没有回过老家了。今年是冯浩龙第一次来杭州,因为太想念父亲,家里老人就让他和来杭打工的老乡一起搭车来。在杭州,冯浩龙并没能和父亲有太多的接触,父亲的工作是送外卖,每天工作到晚上12点。白天,没人管的小浩龙被父亲送到了义工夏令营。冯浩龙说,自己在杭州马路上看到过身穿黑色制服的特警,十分帅气,长大后他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 /
    汪章顺,13岁,老家位于浙江省常山县石木岭村。汪章顺的父母是负责杭州城市道路的清扫工作,为了儿子,他们拼命攒钱,早出晚归,工作之外还会去打点零工。两口子很少能回老家一趟,哪怕到了过年,也只是买点礼物托老乡带回去。每年,汪章顺都盼着放暑假,两个月的假期他可以来到杭州和父母一起度过,而这两个月是他最幸福的两个月。
  • /
    潘小妹,10岁,苗族,老家位于贵州省黄平县抬头村。潘小妹自小丧父,家里全靠母亲一人。潘小妹如今在黄平县一所小学念书,每天上学要走50分钟路。她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远在杭州打工的母亲了。第一次来到杭州,潘小妹有些害怕,怕自己走丢了。“在我们那,很少能看到这样的楼房,更别说大厦了。”潘小妹希望自己能做舞蹈家,因为在她们苗族村寨里,每个姑娘都会跳舞,而且跳得都不赖。
  • /
    潘义花,潘小妹的姐姐,13岁,老家位于贵州省黄平县抬头村。因为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潘义花选择了离家近的中学念书,除了上课,她还要用剩下的时间勤工俭学,赚点钱供家里开销。潘义花有着一种脱离实际年龄的成熟。妹妹在外读书,母亲远在杭州打工,家里照顾老人的活和日常家务都被潘义花包了。在潘义花的精打细算下,一家人也能过得不错。潘义花的愿望是做一名歌手,她知道吉克隽逸,她想长大后用自己的歌喉挣钱,让妈妈不再劳累。
  • /
    熊浩余,10岁,老家位于重庆市忠县太洪村。熊浩余的父母在他还未上学时就来杭州打工,这一来就是5个年头。如今父亲在一个工地上做建筑工,母亲负责一个公厕的清洁卫生。除了过年那几天,小浩余只能和父母一起住上一个月时间。熊浩余的愿望是将来成为一名厨师,为自己的父母烧上一桌子可口的饭菜。
  • /
    董婉玉,10岁,老家位于河南省息县董围孜村。董婉玉的父亲早年就来杭州打工,做的是收废铁的行当。每年小婉玉有两次(过年、暑假)和父亲相聚的时候。每次暑假来杭州,她都会和父亲住在江干区五堡附近的一个菜棚里。董婉玉的愿望是长大后成为一名教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
    赖欣琳,8岁,老家浙江省衢州市杨坞村。赖欣琳的父母在杭州负责一间公厕的清扫工作。每年赖欣琳来杭州,住的就是公厕旁那几平米大的置物间,一家人的生活起居都在那。即将准备上二年级的赖欣琳每年只有两次机会见父母,除了在除夕夜和父母吃上一顿团圆饭外,她最期待的就是暑假了。赖欣琳很爱笑,不管何时总是眯起小眼睛笑嘻嘻的。她说以后想做旅行家,走遍大江南北,告别两点一线的生活。
  • /
    王鸿柱,11岁,老家位于江西上饶鄱阳县竹林村。在小鸿柱还未念书时,父母就离开了他,来到杭州打工。念小学后,小鸿柱偶有几次跟随老乡,在暑假时来杭州一段时间。但因为父母工作很忙,每天见面的时间不过两三个小时,对于这点时间,小鸿柱格外珍惜,哪怕再困,也要撑着。王鸿柱希望自己长大能成一位演唱家,能够出人头地,能够多赚点钱,不再让父母辛劳。
  • /
    张佳,10岁,老家位于安徽省淮北市张集村。张佳的母亲是在杭州一家宾馆做保洁,父亲的工作地点则在西湖景区。张佳在杭州的住处位于一个公园的垃圾房旁。张佳身材高挑,性格内向,她对未来没有想太多,只希望自己能在杭州住下来,留在父母身边。
  • /
    沈阿康,13岁,老家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吴城镇。沈阿康看起来很懂事,不皮不闹。沈阿康的父亲长期在杭州从事体力工作,因为想多赚钱,所以过年时而回时而不回。暑假来杭州,这对于沈阿康来说是一道坎,坐车过来需要钱,但父亲赚的钱都是供他读书用,供家里老人开销用,他不敢乱花钱。沈阿康知道自己父亲工作不容易,每天都是汗流浃背赚钱,自己不该花掉父亲的辛苦钱。可今年,沈阿康忍不住了,思念之情让这个男生毅然踏上了开往杭州的列车。沈阿康说,等他长大了要做一名糕点师,能为父亲做上一份香喷喷的蛋糕是他最大的愿望。
  • /
    祝锦帆,8岁,老家位于安徽省利辛县祝楼庄。祝锦帆的父亲一直在杭州负责垃圾运输工作,每天天不亮,他就会开着垃圾车出门干活。这些年,父亲的坚持撑起了整个家,但却未能照顾到心爱的儿子。祝锦帆虽然年纪小,却很懂事,在父亲身边的日子,他每天都认真写作业,主动洗衣服,不给劳累一天的父亲任何负担。祝锦帆说,他长大了想做一名发明家,梦想着制造一扇机器猫式的“哪儿都能去的门”,这样,父亲不用每天顶着烈日干活了。
  • /

“候鸟儿童”的心声

摄影报道/王川 责编/杨小淼
投稿邮箱/1714523629@qq.com

【媒体转载须经央视网及作者授权】2014/08/14
我来说两句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