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评局
主办:央视网
我要投稿
  • /
    18岁,夹杂着青春期的躁动和刚成年的稚嫩。18岁,谁都对未来充满想象,在清醒和懵懂中眺望远方。若干年后,经过时间的涤荡,曾经的那群孩子,谁的梦想还紧握在手上?谁的梦想遭遇现实的对抗?21位80后们的真实自述,或许可以说明,对于梦想,固守还是颠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依然对生活保持单纯的热爱,并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 /
    徐春艳,1983年出生,护士。从小被南丁格尔的故事感动,18岁时徐春艳想做一名护士,一个像她那样有着无限大爱的人。于是她报读了卫校,学习护理专业,毕业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护士。“如今我这个职业仍然充满了特别高的使命感”,她说。
  • /
    王珠光,1983年出生,小区保安人员。18岁时,他想是当一名出租车司机:“我非常喜欢汽车,当时想着,能每天驾着车子跑来跑去还能赖以为生的,也就是出租车司机了。”不过最后他的心愿落空了,原因是没有抽时间去考驾驶执照。
  • /
    范耀羲,1984年出生,乐器维护师。范耀羲从小就和一群孩子玩乐队,练吉他。但与其他乐手不同,18岁的他除了演奏,对吉他这个乐器的鉴赏本身也有着极强的兴趣,经常在家研究吉他的种类、结构、材质等等,也尝试着替朋友维修吉他。在梦想的路上,他从未停止追求,除了自己苦命钻研,后来更是远赴北京学习乐器维修。经过这些年的积累,如今,范耀羲在当地乐器维修行业已经小有名气,儿时的梦想得偿所愿。
  • /
    叶嘉茂,1987年出生,年橘商贩。他说:“18岁时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我很喜欢篮球,打得也还不错,从小到大均是校队、公司队的主力,可惜水平还是离职业差距甚远。如今我在一个工厂工作,兼职卖些年橘挣外快,但是我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可永远不会变。”
  • /
    阿稳,1985年出生,抽沙工作船船长。谈到18岁的理想,他随口就说出了“挣钱”二字,“当时并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只是觉得什么可以谋生就做什么吧。上了抽沙船的原因是因为家离江边近,刚好有亲戚在船上工作,于是我也早早入了此行,算是机缘巧合。” 通过多年的打拼,年纪不大的阿稳,如今已经是一支抽沙船的船长了,收入可观。
  • /
    陈泳生,1986年出生,厨师长。陈泳生出生在一个厨师世家,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帮厨。18岁时,他梦想成为大厨,开始在厨房打杂,“一路吃苦吃上来才有了今天,所以我很欣慰”。
  • /
    黄守镔,1985年出生,骨科医生。由于家里世代为中医,耳濡目染之下,黄守镔很小就喜欢上了医学,觉得救死扶伤是件特别高尚的事情。上高中后,他对化学和生物尤为重视,为考上医学院打下了基础。大学毕业后,黄守镔选择了和中医有较多共同之处的骨科,他认为骨科的诊断更直观,病人康复的几率也较其他科大。“看着病人好转,满足感大大的有”,目前的生活正如他18岁时想的那样。
  • /
    聂锦江,1985年出生,吉他老师。18岁时,他的理想是能用吉他来谋生,“小时候我的生命几乎被吉他完全占据,我太爱这个乐器了,我几乎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在了上面。如今我得偿所愿了,我不但是两只乐队的主音吉他手,闲暇之余,自己开办的吉他培训机构也是蒸蒸日上。”
  • /
    黄大铭,1986年出生,地方门户网站小编。目前从事媒体工作的他, 18岁的理想是当一名考古学家,“虽然我的专业是美术,但是我对古文物特别着迷,当年想着,要是能当一个每天在古墓遗址挖来挖去的考古学家,该有多好。”
  • /
    童志成,1988年出生,视频剪辑师。虽然干的是视频剪辑的活,但他从小对音乐着魔,更爱修改润色音乐。18岁时,他最想成为一个顶级的DJ。“每天下班之余,我都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DJ台之上,朋友们都说我走火入魔了,其实我只是对自己不满意。”他说。
  • /
    陈家友(右),1987年出生,打击乐俱乐部经营者。18岁时,陈家友的理想是有自己的乐队:“我是一个鼓手,有乐队的话,能促进自己技艺的提高,也能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 /
    吴明显,1986年出生,医院急诊科护工。喜欢美食的他,18岁时原本想在老家贵州开一家米线馆子,“可以亲自下厨做给街坊邻居们吃,得到赞誉还能挣钱,多美的事啊!”
  • /
    曹尚云,1989年出生,卡通舞台剧导演。由于家人都是做生意的,家里商业气息浓厚,曹尚云自小耳濡目染,18岁时的愿望是成为一名连锁企业的经理人,“我觉得经商做买卖是赚大钱的事,也是件很快乐的事,至于具体是什么项目无所谓,有利润就值得拼,我现在做的儿童剧事业也正是如此。”
  • /
    马嘉妮,1988年出生,商场活动策划。18岁那年,她的理想是成为一个英语同声传译:“上学的时候英语是强项,更是兴趣所在,在电视上看到同声传译们将大段大段的异国语言迅速翻译成中文,觉得非常佩服。”大学时,马嘉妮果断填报了英语专业,经过几年的学习实践后才发现同声传译的难度实在不小。毕业后,她阴差阳错进入了一家大型商场从事活动策划,在工作中固然学到不少,但工作内容与她所学的专业和理想差距不小。现在,马嘉妮仍然不舍得将英语完全放下,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有朝一日能重新从事和英语有关的工作。
  • /
    李东镇,1988年出生于韩国釜山,五星级酒店工作人员。面容阳光帅气的他有着一副很棒的歌喉,18岁时想当一名歌手,也曾寻求过进入歌坛的机会。在参加了几次韩国当地的歌唱比赛名次不佳后,他的想法产生了转变。在一次旅行中,李东镇被五星级酒店从业者的高端大气上档次折服了,通过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酒店从业者。因为表现优异,他被调来了中国,现在他的汉语说得很不错。
  • /
    郑芷轩,1989年出生,化妆师。一直以来,郑芷轩都喜欢时尚美丽的事物,18岁的理想是当一个时装设计师。“当年想着,要是能做一名服装设计,让大家都能穿着自己设计剪裁出的衣服,那会是件非常有满足感的事情。”
  • /
    邹雨峰,1989年出生,文化公司经纪人。18岁那年他的理想是当明星,音乐专业出身、帅气的面容、开朗的个性为他争取来了不少的演出机会。“当年我登台和参加的比赛真是数不胜数,可是折腾了许久,我还是要对现实妥协。如今我认为舞台服装的设计制作是十分有前景的,我会朝这方面努力,不能做明星,能为明星服务想想也不错。”
  • /
    谢楚琪,1989年出生,记者。谢楚琪18岁的理想是想做一个作家:“我很喜欢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觉得要把能这件事当成职业也应该是件蛮开心的事情。现在想想,只是小时候的一厢情愿了。”
  • /
    孙哲,1989年出生,电视节目主持人。 从小就佩服那些在电视屏幕上挥斥方遒的女主持们,孙哲18岁时梦想成为一名主持人,“我的口号是不主持不疯魔”。不过她的主持之路并不平坦,“大学时不幸被国贸专业录取,没能专业学习播音主持,让我介怀许久。好在,我在学生会时的优异表现为我积累了不少主持的经验,也让我如愿谋到了电视台的职位。”孙哲说,未来仍然会继续努力,现在她正在攻读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研究生。
  • /
    陈升亮,1989年出生,婚礼摄影师。陈升亮从小就佩服战地摄影师的独特视野,“他们用一张张生动的照片,真实记录下炮火与灾难中无家可归的小孩,踽踽独行的老者,兀自焚烧的茅屋……构图的精美让人惊叹,照片背后的故事更是让生活在安逸之中的人感受一种深深的刺伤……”所以,18岁时,他立志成为一名战地摄影师。然而,事与愿违,“还是回归现实吧,眼下,婚礼摄影师是谋生手段”,他说。
  • /
        钟龙辉,1988年出生,环卫工人。钟龙辉喜欢和机械有关的东西,18岁那年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工程师,不过未能如愿。2011年环卫所招工时,他看到招聘要求“会开车”,就进来了,平时主要工作内容是开铲车和小型扫地车,不用开车时也会机动被安排去扫路面。虽然不用顶着大太阳,但同样也是脏累活,“尤其是冬天,灰尘很大,每天下班后拿毛巾擦脸,都是黑的,有一次感冒,发现流出来的鼻涕也是黑的”。
        钟龙辉是少有的30岁以下的环卫工人,由于从事的是特殊工种,他的工资比其他人略高,扣了社保之后能拿到2100元。但对于刚结婚的他来说,这远远不够,为了挣钱,下班后他还要打多一份兼职,派传单或者送外卖,全部加起来一个月能挣到3500元左右。
        在同学朋友聚会时,他不会提自己的工作,“不体面,怕被人看不起”。
  • /

18岁的理想

摄影报道/周楠 责任编辑/刘静
责编邮箱/liujing@staff.cntv.cn

【媒体转载须经央视网及作者授权】2014/3/3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