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个人,半个世纪,三张照片。老摄影家马立昆(左)和他的徒弟杜雷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石景山的昨天和今天……
  • /
    现年80岁高龄的马立昆老先生曾是《首钢日报》专职摄影记者,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聘为特约通讯员。发表首钢照片2000余张,时间跨度40余年。
  • /
    马老几乎一辈子没有拍过首钢以外的照片。他曾经是“拍烟囱的人”,40多年来,他相机里的所有影像记载的都是天安门西边17公里的这座钢城。1958年,首钢炼出了第一炉钢;上世纪90年代,人们对首钢的记忆终于从“浓烟滚滚”变成了“不再冒烟”……这些记忆都留在了马立昆的照片中。老人用2000张照片,记录了首钢的往日今昔。
  • /
    50年前,京西八大厂烟囱里冒出来的滚滚烟龙,是大干快上,实现工业化的象征,是首都经济红红火火的标志。当年,马立昆师傅曾日夜奔走在十里钢城,穿街走巷,找最佳角度,抓最佳时段,拍下了一张又一张“浓烟滚滚”风景照。那时候,在马师傅心里,只有拍出冲天浓烟才最能体现石景山“风景这边独好”的特点,那些冒烟的烟囱才是最壮观的。那个年代没有广角镜头,想拍出一张全景照片可不是件容易事。聪明的马师傅依次拍摄三张照片,再把这三张照片接成一张全景照片;没有彩色胶片,就请当时北京最好的国泰照相馆的师傅,在黑白照片上上色。可以说,在这张现在看来普普通通的照片背后,马师傅付出了相当大的心血。
  • /
    改革开放后,市政府、区政府和各单位都开始重视环境建设。马师傅也渐渐意识到:浓烟和烟囱不再是石景山的好风光,再拍石景山的风景该变变了,咱北京的形象也该变变了。再拍风景照的时侯,马师傅开始精心策划,充分运用摄影技巧,把烟“藏”了起来,达到“有烟不见烟”的效果。这幅名为《石景山之夜》的照片,就是马师傅等人精心“藏”烟的得意之作。为了避开烟云的天空,马师傅他们精心构思,首先选定夜景拍摄。拍摄当晚6点上石景山,用了近6个小时,在一张底片上连续17次曝光拍摄,午夜12点才下山。
  • /
    到了2001年,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绿色奥运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了让石景山的天空“靓”起来,为了给北京创造良好生态环境,首钢等京西八大厂和石景山区不断加大环保投入,治理大气污染,力争还北京一片无烟的蓝天,让高耸的烟囱只放蒸汽不冒烟。上世纪90年代,石景山区的环境治理已经初见成效。徒弟杜雷在马师傅指导下拍摄的照片,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蓝天、白云、青山、碧树。“这是真实的拍摄,没有艺术加工,再也不用‘藏烟’了。”杜雷激动地说。
  • /
    现在,画面中的这个年轻人——杜雷,已经接过马立昆师傅手中的相机,成为石景山报社的一名摄影记者,继续用他的镜头记录和见证着石景山新的发展变化。而每当闲暇时,杜雷还是会经常陪着马老去莲石湖畔采风。
  • /
    杜雷摄影作品《厂区一角》。杜雷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石景山人:父母都是首钢人,而他自己生在石景山,长在石景山,现在又在石景山工作。杜雷说,“我一定会继续拍下去。而且我希望几十年之后,等我们这一代人也退休了,没有了,我们的下一代,下一代更年轻的摄影师能够继续把这个题材拍下去,然后等到一百年甚至更久以后可以把这些照片再拿出来对照,我觉得这是对家乡历史的一份责任。”
  • /
    杜雷摄影作品《新石景山之夜》。新旧石景山夜景,徒弟和师傅不同时间分别拍摄的两张照片,展现了一个城市化茧成蝶的蜕变。
  • /
    杜雷摄影作品《首钢群明湖》。首钢厂内的高炉晾水池——群明湖。这是石景山区环境变化的真实写照。现在的群明湖碧波荡漾,景色宜人,成为游人观光、赏景的好去处。
  • /
    杜雷摄影作品《蝶舞》。石景山国际雕塑园蝶形厅一角。
  • /
    杜雷摄影作品《晚霞》。石景山的天际线,被晚霞映红。一个真正好的摄影师,应该是主动地、有意识地去拍摄这些东西,去展现一些东西,然后让自己的作品去影响看到这个作品的人。——杜雷
  • /
    杜雷摄影作品《比翼齐飞》。记录了首钢曹妃甸工业园区的建设历程。曹妃甸,是首钢历经5年搬迁的终点。马立昆老先生最遗憾的就是至今未去过曹妃甸基地。曹妃甸厂区建成的那一年是2007年,那时马立昆已经74岁了。他说,自己腿脚不太好了,无法再见证首钢即将完成的空间变迁。谈及首钢停产时,他说,还差一年他到首钢就整60年了。在老人心里,60年是一个圆满的数字。
  • /
    现在,每每看到杜雷的摄影作品,马立昆老先生就不由感叹,“我很欣慰,一是摄影艺术后继有人,二是石景山区建设后继有人。看着以杜雷为代表的新一代摄影师成长起来,不但用镜头,而且用笔、用语言描绘家乡美景,我感到非常骄傲。”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