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全国妇联宣传部
承办:央视网
  • /
    每天清晨,在蓬莱一座居民楼的二楼阳台上,总能看到一对年过古稀的夫妇,搀着轮椅上已到中年的儿子晨练。这是发生在蓬莱一对普通夫妇王华堂、张翠兰身上的真实故事。他们倾心照顾原本素不相识的脑瘫弃婴44年,终生未曾生育。
  • /
    王华堂是一名退伍志愿兵,名扬全军的“渤海深处九个老兵”之一。当年自学成才,成为远近闻名的“电博士”,和战友一起点亮了驻地长岛县的第一盏电灯,建造了岛上第一艘小交通艇。妻子张翠兰是妇科医生,贤惠漂亮,心肠好、业务精。
  • /
    44年前的一个寒冬夜里,一名未婚先育的女青年投靠无门,慕名来张翠兰家求救。张翠兰当晚把这名妇女送到医院,10天后女青年却抛弃刚出生3天的婴儿出走。因为产妇留的是假姓名假地址,夫妇两人最终决定收养这个孩子,并为他取名叫“王群”。
  • /
    王群半岁时突然高烧不止,被医院确诊为脑瘫儿。此后的近十年,夫妻两个卖了老家的房子,辗转青岛、威海、旅顺、上海、大连等地为王群求医问药。在上海时,他们舍不得住旅馆,在码头找到一个废弃的涵洞过了7夜。王华堂坐在洞口用身体挡着风,撑起了一个属于三口人的小家。图为张翠兰和幼时的王群合影。
  • /
    王群慢慢长大,需要轮椅了,可买轮椅的钱对这个家来说太奢侈。心灵手巧的王华堂买来的一堆破钢管和废木头,制成一辆美观又实用的组合式轮椅。
  • /
    本打算生育个自己的孩子,面对王群苦命的身世,妻子改变了主意,她对王华堂说:“王群就是我们的亲生儿子,我们攒钱为他治病吧。”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他同意了妻子的想法,并暗暗卯足了劲,只要有希望就决不放弃王群的治疗。
  • /
    奇迹始终没有出现。欣慰的是,王群虽然脑瘫,无法表达,但很懂事,家里来人来客,一看做的饭不多,王群坚决不吃;爸妈上班不在家,他自己坐在轮椅上,笨拙地挪动身体试图擦地。
  • /
    网友为王华堂和儿子所作的画像。44年如一日照料非亲生的养子,王华堂和爱人“习惯”了:习惯了喊王群儿子,习惯了每天陪他晨练,习惯了听他一字一顿地说话,习惯了给他剪指甲、擦身体,习惯了生活里有他。
  • /
    2009年,王群长到40多岁,夫妻俩却成了老人。面对140多斤体重的儿子,孱弱的老两口再也抬不动了。思索再三,他们决定提前把王群送到福利院。离开家的前一晚,一向懂事的王群执拗起来,非让妈妈将对门的阿姨喊来。阿姨进了门,王群半天不说话,兀自哭个不停,半晌说一句“常来,看妈”,接着又是哇哇大哭。
  • /
    王华堂、张翠兰夫妇的大爱善举,在蓬莱妇孺皆知,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许许多多的市民,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开展爱心接力。每个月的福利院费用,政府出800元,王华堂夫妻只用拿300元。
  • /
    获得社会帮助后,王华堂夫妇不忘回报社会。2013年,他们从蓬莱市委市政府领导送去的慰问金中拿出一万余元支持仙境教育事业,为易三实验小学捐赠了升旗杆。
  • /
    儿子去了福利院,张翠兰的心也去了福利院。2012年冬天,张翠兰为王群亲手缝制了5条棉裤,说﹕“妈老了,多给你缝几条棉裤好留著你以后穿,等妈不在了,你也能穿上妈妈亲手缝的棉裤。”图为雅安美德少年上门探望王华堂夫妇。
  • /
    张翠兰和爱人隔三差五,就会坐半个多小时公交车,再步行20多分钟,去福利院看看儿子,风雨无阻。除了看儿子,二老生活里天大的事就是按时吃药,定时散步。“我和老伴儿要好好活着,我们多活一天,王群就有爸爸妈妈。”张翠兰说。
  • /

跨越血缘的44年

蓬莱市妇联供图 编辑/于晓丹
责编邮箱/1714523629@qq.com

【媒体转载须经央视网及作者授权】2014/12/16

长不大的儿子 停不下的爱


         (通讯员 高晴报道)在山东省蓬莱市,正在上演着这样一幕:80岁高龄的王华堂和78岁的妻子张翠兰互相搀扶着,来到位于蓬莱西郊的紫荆山老年福利中心。他们要来看望的不是自己的老朋友,而是45岁的儿子王群。

       “爸,妈,好!”见到父母,坐在轮椅上的王群吃力地打着招呼,边用力转动轮椅边让两位老人坐到沙发上。从他的神情和动作不难看出,王群是一名脑瘫患者。王华堂和张翠兰赶紧坐下来,边嘘寒问暖,边仔细端详着这个他们照顾了43年的“儿子”。对如今已头发花白、步履蹒跚的他们而言,眼前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是他们一辈子割舍不下的爱和牵挂。

       这一切要从1970年腊月的某天说起。当时的张翠兰是蓬莱某医院的妇科医生,这天她刚下夜班回到家便听到一阵急促地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一名面色憔悴的年轻妇女,她哭着哀求道:“张医生,救救我,我已经走投无路了。”

       原来这名女子未婚先孕,迫于家庭和社会压力,她投奔到蓬莱一家亲戚家,可亲戚因为担心名声受损,又不知道孩子出生后该如何处置,便绝情地拒绝了她。因张翠兰在邻里街坊中是出了名的热心肠,无奈之下,妇女只好前来找她求救。

       闻言,张翠兰二话不说当即把这名妇女送回了自己工作的医院,替她办好住院手续后张翠兰还是不放心,又把刚刚领取的38元工资和10斤粮票都留给了她,这才安心离去。第二天,张翠兰便去青岛出差了。

       十天后,张翠兰回到医院,值班护士抱着一名出生仅3天的婴儿和一张94元的住院费单据,告诉她:“一名未婚女青年在医院生下孩子就走了,带话说您是有名的活雷锋,孩子请您抚养。”“当时听完这话我整个人都懵了,如五雷轰顶,不知所措。”张翠兰回忆道。看着怀里这个嗷嗷待哺的弃婴,从没做过母亲的张翠兰心里却油然升起一种母亲的责任感:孩子已经够可怜,难道还要被再次抛弃吗?于是,张翠兰毅然把孩子抱回了家。

       由于当时交通和通讯不便,入伍后一直驻守长岛的王华堂十多天后才从妻子的来信中得知这一消息。他在回信中说:“翠兰,我支持你的决定,孩子咱先养着。”于是就这样,二人莫名其妙有了“儿子”。

       王华堂和张翠兰为孩子取名为王群,意思是希望他能够合群,并且融入这个大家庭。然而,让这对夫妻想不到的是,他们收养的这个弃婴并不是普通的婴儿。“孩子半岁时突然腹泻不止,送到医院后大夫发现他眼珠震颤,双腿呈剪刀状交叉,左手怎么也抬不起来,吸奶口形也不正常,经检查诊断为脑性瘫痪。”王华堂告诉记者。一纸诊书,让夫妇俩天旋地转。听说此事后,亲朋好友们纷纷劝说他们放弃:“他的亲妈都能抛弃他,你们为什么不能丢了?”虽然亲戚们的劝说很实际,但夫妻俩还是决定继续抚养孩子。张翠英对丈夫说:“咱们攒钱为儿子治病吧。”沉吟半晌后,王华堂欣然同意。

      因为那时家里比较穷,考虑到还要给王群花钱治病,已经没有能力再抚养一个孩子,于是夫妻俩决定不再生育。“王群就是我们的亲生儿子。”张翠兰坚定地对丈夫说。从此,夫妻俩开始了漫长而心酸的求医之路。王华堂先是根据王群的症状写了数百封求医信托战友发到大江南北,在收集了许多偏方后逐个给王群试治,可效果甚微。

      王群三岁时,王华堂带着他搭朋友的货车到青岛治病。到达目的地已是下午,早已饥肠辘辘的王华堂买了一碗饺子给儿子,“饺子送到他嘴边他却不肯吃,吃力地说'爸,吃,爸,吃……'我只好咬一口饺子边,然后再给他吃”王华堂回忆道,眼眶逐渐湿润。

      四岁时,王群还不会说话,也无法站立,于是夫妻二人决定带着他去上海治疗。他们搭乘部队执行任务的船来到上海,怀里揣的是全家仅有的100元“救命钱”。然而,就是这次上海之行彻底夺走了他们的希望。

      在上海瑞金医院,一位颇有名气的专家无奈地告诉他们:“这孩子的病治愈率不足千分之一,你们别再浪费钱了。”话音未落,奔波数日、疲惫不堪的张翠兰眼前一黑便晕倒在地,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扶着妻子的硬汉王华堂终于也忍不住嚎啕大哭。

      回到家后,夫妻俩并没有放弃,张翠兰开始自学针灸、按摩和刮痧。为了不把王群弄疼,张翠兰先在自己身上做实验:“针扎在孩子身上,我得提前知道疼不疼啊。”每天早晨,王华堂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替王群按摩和推拿,白天还要帮他进行康复训练。就这样日复一日,一晃就是四十多年。

      好在,张翠兰夫妻不是在孤军奋战,背后支撑他们的还有整个大家庭。张翠兰上班时,王群就跟着姥姥。知道群儿爱吃面条,姥姥就把闺女发的面粉全做成了面条。家里的两只老母鸡下了蛋,姥姥就赶紧给王群做着吃,而自己却多次因为营养不良晕倒。2000年春节前的一天,在低头给王群穿鞋时她再次晕倒,三天后与世长辞。尽管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全家人省吃俭用,但为了给王群补钙,几十块钱的鱼肝油从未间断,刮痧油也是一次买好几盒。

      时光荏苒,转眼四十三年过去了。2012年,已经78岁的王华堂患上严重的冠心病,76岁的妻子张翠兰也面临高血压带来的危险。每天晚上,单是把王群从轮椅抬到床上,老两口都要坐在床上喘息半天。“这时候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心有余而力不足。”王华堂无奈地感叹道。

      被逼无奈,老两口只好忍痛决定把王群送去福利中心。邻居刘承禄回忆说,载着王群的车子开走后,夫妻俩抱头痛哭,43年了,他们从没曾想到要和王群分离。“这么好的孩子,做父母的谁舍得送走啊。”张翠兰抽泣不已。

      虽然王群已离开家里,年迈的老两口还是定期来福利中心看望他,喂他吃饭、协助他做训练。对他们而言,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是他们一辈子的牵挂。现在夫妻俩每天最大的事就是按时吃药、锻炼身体,“只要我们多活一天,王群就有爸爸妈妈在。”王华堂微笑着说,脸上早已爬满皱纹。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